媒体艺院

杭州新闻讯:​桃李春风 芳华绽放 浙艺胡素银音乐大讲堂《传承》在浙江音乐厅举行

出处:杭州新闻  文字:通讯员 王玲瑛 记者 胡信昌  时间:2018-05-24
字体:放大 缩小

杭州新闻5月21日讯:

南风乍起,笙歌处处。5月17日,浙江音乐厅,由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主办的胡素银音乐大讲堂《传承》在这里举行,这也是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继黄琦、赵俊师生音乐会之后推出的音乐表演优势专业教学成果的第三场集中展示。主讲人胡素银给自己定位了“生”和“师”的双重身份:作为学生,通过这次讲座,向去世两年多的恩师周小燕致敬,汇报自己秉持师训,依然耕耘在教坛、相守于学生、相伴于音乐的努力;作为浙艺的资深声乐教师,她将携弟子陈芬芳、刘伟、叶雯、钱思舒、袁春、冯斯凡、陈爱菊、胡韵等,在“大讲堂”上边教边演、边讲边唱,展示对民族音乐文化和音乐表演艺术的执着坚守与坚定传承。
    胡素银为国家一级演员,第八届、九届浙江省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声乐专业委员会顾问。曾是民盟浙江省委会委员,2005年11月荣获文化部“第七届区永熙优秀音乐教育奖”。
    1961年,胡素银从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结业分配到杭州歌舞团,担任独唱演员,曾在《白毛女》《军队女儿》《南方来信》《小二黑结婚》《江姐》等剧中扮演喜儿、海英、阿霞、小荣、孙明霞等角色,钢琴伴唱《红灯记》中出演铁梅。文革期间她在杭州通用机器制造厂当了一名磨床工人,后成为工厂广播室播音员。在工厂待了八年之后重返杭州歌舞团,担任主持人,并在歌剧《不准出生的人》中担任央金、小尼玛、小达娃等多个角色。
    1987年调入浙江艺术学校(现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担任声乐老师,跟随周小燕先生数十年学习声乐艺术教学,任浙艺声乐教研室主任至退休。期间带领教研室全体教师完成了声乐教材建设,主持课题《浙江民歌演唱的演变与发展》等。主要论文《越剧声乐教学初探》《民族声乐教学的使命》在全国性民族声乐研讨会作宣读交流,并被多次转载或收录。她从艺半个多世纪,长期深耕教坛,为学校培养了陈芬芳、章小敏、徐莉芹、陈爱菊、陈小云、陈艺、范展翅、刘伟、叶雯、钱思舒、李颖颖、雷莹、袁春、程育青、金晶晶、冯斯凡、胡韵、谢璟等一批优秀学生。担任九一器乐班、九六音舞班班主任,德艺并育,业绩斐然。
    这场“音乐大讲堂”,选取的都是听众耳熟能详的曲目,甚至还有戏曲选段。“在我的认知中,浙江戏曲和本土音乐一直是互相汲取养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戏曲,从广义上说属于音乐戏剧的类型,她是中国式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音乐戏剧。我刚进浙江艺术学校当老师,最先教的就是越剧专业学生的声乐。”胡素银说,把浙江地方戏曲元素放进这场“大讲堂”,不仅是她的音乐理念,也是一种从教纪念。
    讲座的主题,胡素银斟酌了很久,最后定了简单却又沉甸甸的两个字“传承”!“传承什么?除了音乐的技艺和审美,我更多想传承给学生的,是为人民唱好歌、当好声乐教师这两点。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是烙印在我们这一代人血液里的,文艺为什么人?就是为人民。我年轻时,和杭州歌舞团同事组成'乌兰牧骑小分队',到浙江建德、富阳的山区,爬上一个个山头为村民演出,哪怕山上只有一户人家。是人民滋养了我们,我们应该把民族的音乐带给人民。当好声乐老师,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对恩师教诲的传承。我对声乐迄今不敢松懈的那份热情源于周小燕老师对音乐的那份执着和热爱。今年清明期间,我到上海给先生扫墓,想到先生将近90高龄,还给学生连续上课五小时,有时连吃饭都顾不上,谁要是劝她歇一下,她就跟谁急。在声乐教学上,她就是楷模。我是老师,我的学生很多也当了老师,我希望他们能将这份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这场“音乐大讲堂”选在浙江音乐厅举行,也有一份传承意念在,1999年周小燕教授曾带着周小燕歌剧中心师生在浙江音乐厅演出,胡素银迄今难以忘怀。
    个子瘦小的胡素银,哪怕七十多了,为了声乐教育依然元气满满。“筹备这次音乐讲堂,学校给了大力支持。讲座很多事情我也得操心,年纪大了,有时真挺累。但我再累,想起那些与学生朝夕相对的时光,他们喊我胡老师,孩子一样歪着头靠在我肩上,我好像又浑身都是力量了……”胡素银一直说,推开教育这扇门才发现,世界上原来有这样一个地方,让人那么满足又那么踏实。教师这个工作,让她和学生一道望见了人生最美丽的风景,那里春风拂面,芳华绽放。

 


原文网址链接:https://web.dskb.co/news/posts/92737?utm_source=dskbapp&utm_medium=wechat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青年时报讯:浙艺胡素银用歌声诠释什么叫“传承”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