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艺院

中国文化报讯:慧心传承技艺 妙手接续文明——国家艺术基金“民族传统技艺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培训”侧记

出处:中国文化报  文字:记者 杜俏俏  时间:2018-07-13
字体:放大 缩小

中国文化报7月13日讯:

    6月30日,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民族传统技艺(书画装裱、古籍修复方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培训”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结束了集中培训课程。来自重庆、四川、内蒙古、河北、山东、浙江等15个省份的50名学员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回到各自的家乡完成古籍修复作品,并于10月参加培训班的古籍修复作品展。

    记者了解,参加此次培训班的学员一半是来自各地博物馆、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工作者,1/3是高校文物修复相关专业的教师,其余都是各古籍修复相关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在此前1个月的培训过程中,学员们认真学习了“古籍修复用纸解析”“仿古籍装帧形式制作”“书画装裱”“敦煌经卷修复实例”“篆刻与文物修复”“古文献阅读”等理论、实践课程,他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让他们获取了文物古籍修复的“真经”,全面提升了书画装裱、古籍修复能力,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他们要用这项传统技艺接续历史文脉,传承中华文明。

    古籍修复人才紧缺

    文物古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存量巨大。但古籍历经沧桑流传至今,受保存条件、修复水平的桎梏,其保护利用面临着不小的挑战。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自此古籍保护领域国家级重要文化工程——“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计划”执行中进行了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组织珍贵古籍名录和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评审,以形成古籍分级管理体系;通过不断培训等方式,使古籍修复人才不断增长。如今,全国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已经从2007年前不足百人增至千余人。但与目前需要修复的古籍数量相比,专业的古籍修复人才依然紧缺。

    据来自浙江省博物馆技术保护部的学员袁坤介绍,浙江省博物馆现藏古籍4万多册,书画3万余件,而负责书画修复的工作人员只有他的师父和他两人。“这么大的工作量,两个人一辈子甚至下辈子也完不成。但古籍修复是功在当今、利在后世的事业。如果我们这辈人不努力、不去修复的话,可能到了我们子孙后代那里时,这本书就坏了、看不见了,那么它就失传了。”袁坤说,要把这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力棒接好,不能让古籍毁在他们这代人手里。

    内蒙古博物院文物保护中心的张慧媛是此次培训班年龄最长的学员,已从事文物保护工作30多年。她表示,文物古籍修复是内蒙古博物院的一个弱项,通过这次学习,她深受启发、获益良多,并打算将来请本次培训班的授课老师到内蒙古博物院讲解古籍修复,全面提升内蒙古博物院的文物古籍修复工作。

    “不遇良工,宁存故物”

    虫蛀、鼠啮、霉蚀、粘连、酸化、老化,是古籍常见的“病痛”,而古籍修复是“指尖上的绝技”,其中要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可逆性原则。本次培训班授课老师之一,浙江图书馆研究馆员、古籍部主管阎静书以黏合剂举例向记者介绍,现在都是用纯天然小麦调制而成的黏合剂对古籍进行修复,也有用化学浆糊修复古籍的情况,但化学浆糊粘上去就不能再取下来,这对古籍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损坏。在阎静书看来:“‘不遇良工,宁存故物’,拿到一本古籍,如果没有想到最好的办法修复,宁可把它珍藏起来。”

    明代周嘉胄在所撰的《装潢志》里讲到,古籍修复师应有“补天之手,贯虱之睛,灵慧虚和,心细如发”。古籍修复必须心细手巧,每一个步骤都要仔细再仔细,稍不留神不仅前功尽弃,还有可能使数百年、上千年的文物毁于一旦。没有经历过的人,不可能理解其中的惊心动魄。袁坤回忆,有一次,他独自修复一副清代对联,因为经验不足,前期渗出的水不是很匀,当后期上色的时候,一排刷上去这副对联的边就皱了。边一皱,整副对联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表面也抻不平了,袁坤立即打电话请师傅帮忙,才把这副对联挽救回来。“有一点点细节没做好,对文物古籍的损害都是灾难性的,所以一定要严谨、认真,甚至要把它当作一个生命去对待,这件事情也让我认识到自己的基本功还不够扎实,需要向师父和前辈们不断学习。”袁坤说。

    浙江图书馆古籍部副研究馆员、此次培训的授课教师之一陈谊认为,古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物质载体,修复古籍,就是在保护中国文化的精髓,保护中华文化的根脉,每一位古籍修复工作者,都应该有这样的认知。

    延续文化命脉

    文物古籍修复对张慧媛来说,是一份有情怀的工作。“我们是一群修复古籍的‘匠人’,追求高超技术的同时,也追求通过古籍文献与历史对话的神圣感和自豪感,是历史赋予我们传承、发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张慧媛说。

    此次参与培训的学员中,既有已在古籍修复方面成名的“老人”,也有入行不久的“小年轻”,大家在培训过程中积极沟通,交流经验,各自汲取有益养分。“吾道不孤。”陈谊感慨道,培训过程中研讨性的交流十分必要,我们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每周举行一次小型研讨会,每人提交一篇小论文,通过深入交流,让学员们在古籍修复技艺上得到启发。“但学员们的古籍修复基本功参差不齐,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他说。

    巧手今再续,古书留墨香。古籍修复,是一项不能被机器所替代的技术,也是一项坐“冷板凳”的技术。在阎静书看来,古籍修复是一项需要用耐心、细心、用心来认真对待的工作,从业者要掌握基本的传统修复技法也许很快,但若想成为真正的行家里手,需要长年累月的钻研学习,需要有长期坐“冷板凳”的毅力和决心,这也是她对学员们的期待。

   原文网址链接:http://epaper.ccdy.cn:8888/html/2018-07/13/content_236786.htm?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都市快报讯:全国弹拨乐器最好的一批学生 这两天正齐聚杭州比赛下一篇: